设为首页 - 加入收藏
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韶關市 >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 暴風集團再被立案調查 正文

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 暴風集團再被立案調查

来源:狐朋狗黨網编辑:韶關市时间:2025-11-02 18:20:09
  導讀:5月20日晚,暴風集團發布公告,稱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,被證監會立案調查。這是一年內暴風集團第二次被立案調查,2019年9月那次立案調查尚未有結論。

  有“小樂視”之稱的暴風集團,曾在A股市場上數次創造神話。

  遙想2015年上市時,暴風集團一口氣連拉29個漲停板,最高峰衝至123.67元/股(前複權),5年後,被打回原形,淪落為1元股。

  曾經多麽的“耀眼”,如今就有多麽落寞。暴風集團的遭遇與樂視網如出一轍,兩家公司曾一起蒙眼狂奔,盲目擴張,一起遭遇市場質疑,相繼慘敗。

  如今樂視網前腳剛被終止上市,暴風集團便緊隨其後被立案調查。相似的起點,是否也將走向一樣的終點?

  01

  暴風集團再遇“風暴”:涉嫌信披違法違規二次被立案調查

  5月20日晚,暴風集團公告稱,因公司未按期披露定期報告,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,被證監會立案調查。這是一年內暴風集團第二次被立案調查,2019年9月那次立案調查尚未有結論。



  暴風集團表示,在調查期間,公司將積極配合證監會的調查工作,並嚴格按照監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。

  4月21日晚間,暴風集團公告,預計無法在法定期限內披露2019年年度報告、2020年第一季度報告。據悉,按照原定時間,暴風集團年報、季報披露時間分別為4月25日、4月27日。

  暴風集團表示,財報難產的原因有兩個方麵:一是目前公司尚未完成聘任首席財務官(CFO)的工作,現有員工無法承擔編製任務。二是自公司披露與審計機構終止合作後,暫無有意願合作的年報審計機構。

  可以說,在公告中,暴風集團非常直白地預告了“財報難產”的理由:就是找不到人幫忙公司編製能夠符合要求的年報。據悉,暴風集團是目前A股唯一一家沒有聘任審計機構的上市公司。實際上,早在去年,暴風集團的運營就已經出現了“停轉”的情況。據暴風集團此前披露,目前公司除了董事長馮鑫外,其餘高級管理人員已經全部辭職,就連協助信息披露事務的證券事務代表也已經辭職。如今的暴風集團,經營幾乎陷入了“休克”狀態。高管紛紛離職,公司僅剩 10 餘人,同時存在拖欠部分員工工資的情形。

  02

  連續兩年淨資產為負 公司暫停風險加劇 暴風集團距離退市又更進一步

  暴風集團的風險遠不止於此,自2019年8月份開始,暴風集團就頻頻提示存在被暫停上市的風險,到如今,風險因素增加,除此前的2019年度淨資產可能為負外,2019年度報告未能及時披露也是一大風險,且存在追溯調整後2018年度、2019年度淨資產連續為負的風險,由此而可能被終止上市。

  實際上,從去年7月暴風集團爆出大雷:實控人馮鑫被抓後,公司經營快速崩塌,負債高企、人員離職等一係列事件,更是讓暴風集團難以維持正常的公司運作。暴風集團存在經調整後,2018年、2019年連續兩年年末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資產為負的風險。

  財務數據顯示,公司2016年至2018年連續三年持續虧損。2019年9月30日合並財務報表淨資產為-6.33億元(未經審計)。此前,暴風集團發布公告稱,公司存在經審計後 2019 年末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資產為負的風險。



  從2019年8月至今,暴風集團連續36次披露了關於股票存在暫停上市風險的提示性公告。



  根據相關規定,上市公司在法定披露期限屆滿之日起兩個月內仍未披露年度報告,交易所可以決定暫停公司股票上市。被暫停上市後一個月內仍未能披露年度報告,交易所有權決定終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。

  此外,暴風集團還麵臨,若經審計的2019年年末的淨資產為負,將存在股票暫停上市的風險;以及若追溯調整後2018年末、2019年末淨資產為負,存在股票被終止上市的風險。

  還有兩次尚未出現結論的立案調查,也可能讓垂死掙紮的暴風集團再遭重棒。

  03

  盲目擴張的代價 4年興衰灰飛煙滅

  從暴風集團的開局來看,並不會想到有這樣的結局。但是一路盲目而行,也注定了這樣的結局。

  “暴風集團看似一直在追風口,但哪一次都不能乘風起飛,這是因為公司一直在迅速擴張,到了後期又盲目轉型,最後哪個也沒趕上”。

  2015年3月24日,暴風集團在A股創業板上市,彼時名為暴風科技,以7.14元/股的發行價,連拉29個一字漲停,此後震蕩上行,最高飆至327.01元/股(前複權狀態為123.67元/股)。這是暴風集團最高光的時刻。而如今暴風集團的最新股價為1.71元/股,形成強烈反差。

  彼時,受益於“互聯網+”推動的模式創新,樂視網也正在爬坡上漲,並於5月12日創出曆史新高179.03元/股(前複權狀態為44.70元/股)。

  市值和身價暴漲疊加擴張企圖,馮鑫野心膨脹,藍圖是從單一視頻服務擴展為一個聯邦生態,因為這一提法,也使得後來的馮鑫和暴風不斷拿來與賈躍亭和樂視對比。

  互聯網行業的熱點概念暴風集團鮮有缺席,但幾乎步步踩雷。馮鑫曾表示,因為自己的膨脹心態致使暴風布局VR、體育、TV等多個業務板塊,忽略了團隊持續孵化的能力以及資金需求。

  在暴風集團的踩坑中,坑位較深的要屬因海外體育並購標的破產而導致的52億境外收購案。

  2016年,為收購英國體育版權公司MP&Silva Holdings S.A.(下稱“MPS”),光大資本和暴風集團聯合設立了上海浸鑫投資谘詢合夥企業(有限合夥)(簡稱“浸鑫基金”),以2.6億元撬動52億。然而,2018年,MPS被破產清算。

  作為當事方之一的暴風集團則計提了1.9億元的資產減值損失。另外,光大證券將暴風集團與馮鑫告上法庭,請求法院判令公司向光大浸輝、上海浸鑫支付因不履行回購義務而導致的部分損失6.88億元及該等損失的遲延支付利息6330.66萬元,合計為7.5億元。

  這也導致馮鑫遭遇牢獄之災。暴風集團由此業務停擺、人員大量流失、債務高企,走向末路。

  時間回到2015年,在騰訊體育以5年5億美元拿下NBA合作協議之時,騰訊體育相關負責人曾公開喊話:“目前的體育版權市場,虛火太旺。各平台需要根據自己的能力,理性操作。”

  一語成讖。

  業績的骨感,也讓市場逐步意識到暴風集團存有較大泡沫,由此也引起較大爭議。

  暴風集團上市後交出的第一份“成績單”便是虧損的。2015年一季度,暴風集團虧損320.85萬元,同比下降146.72%。暴風集團給出的理由是,虛擬現實業務處於早期大規模投入階段,導致公司一季度整體虧損。

  2016年度和2017年度淨利潤均在5000萬元左右,分別同比下降69.53%、同比上漲4.41%。但是從2018年開始業績出現大幅變臉,營收同比下滑逾4成,淨利潤虧損逾近11億元,同比下滑逾20倍。2019年前三季度營收也同比下滑逾9成,淨利潤虧損逾6億元。

  暴風集團,這家曾經在2009年用戶總數達到2.8億的的超級明星公司,就這樣尾隨著樂視網,快速跌落神壇。而究竟何處才是穀底,目前仍未可知。是否將和樂視網一樣走向退市,或許不久之後便會出現答案。

    1    2  3  4  5  6  7  8  9  10  11  

0.7087s , 14547.875 kb

Copyright © 2016 Powered by 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 暴風集團再被立案調查,狐朋狗黨網  

sitemap

Top